English 中文
您的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 > 回盛动态
重磅!回盛生物“蓝耳防控新选择”隆重发布
发布时间:2018年07月10日    阅读次数:2654次    作者:回盛生物

蓝耳病是当今全球养猪业面临的第一大困扰,因此造成的损失数以百亿计。武汉回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回盛生物”)通过多年积累与突破,始终坚持为猪场解决一线难题,投入大量科研经费与人力,针对猪场问题进行定向攻关。2018年7月9日,由回盛生物主办的“猪蓝耳研究课题成果发布会”在海南大学邵逸夫学术交流中心隆重召开,为养殖行业提供了一个贴近生产实际、历经实践验证的蓝耳防控新思路。

会议现场


回盛生物渠道营销总监焦庆军主持会议


回盛生物猪病研究院院长 周锐

猪蓝耳病防控研究新进展

回盛生物猪病研究院院长,华中农业大学教授,农业部兽用诊断制剂创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,科技部动物疾病防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  周锐

蓝耳病堪称猪场的头号杀手,很多猪场都谈“蓝”色变,行业的企业和研究者都在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防控措施。回盛生物猪病研究院院长周锐教授在发布会现场分享了《猪蓝耳病研究及防控新思路》主题报告,对我国猪蓝耳病流行和防控特点进行分析,提到蓝耳病是最严重的猪病之一,具有流行范围广、危害巨大、多种毒株并存等特点。我国PRRSV以2型为主,但毒株的多样化愈演愈烈,现在经典、高致病性、类NADC30和重组新毒株并存,病毒的广泛变异与重组导致新毒株层出不穷。减毒活疫苗众多,加剧免疫效果的不确定性,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药物,猪场净化进展缓慢。

我国猪蓝耳病防控压力着实不小,那么我们该如何防控变化莫测的蓝耳病,出路在何方?为此,回盛生物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对猪蓝耳病防控新方法进行了科研,周锐教授在现场分享了相关研究成果。周教授提到,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发现,使用回盛泰万菌素不影响Marc-145细胞活性,对细胞没有毒性,同时能改变巨噬细胞环境,抑制病毒复制和PRRSV引起的炎症反应。通过对泰万菌素抗猪蓝耳病的体内实验研究发现,泰万菌素能减缓PRRSV感染后猪的发热反应、减轻PRRSV引起的猪体重下降、减轻感染引起HP-PRRSV感染引起的猪肺组织损伤、降低PRRSV感染猪血液中病毒含量以及降低PRRSV感染猪组织中的病毒含量等作用。

最后,周教授总结关于猪蓝耳病的防控建议,包括猪场需要准确的实验室检测、合理使用减毒活疫苗、药物防治-新选择和生物安全与猪场净化等方面的建议。


回盛生物技术服务专家  唐万勇

蓝耳防控新选择

回盛生物技术服务专家,高级兽医师  唐万勇


唐万勇老师分析了我国蓝耳病的流行现状,目前我国蓝耳病毒株快速变异、多样性,2017年-2018上半年经典毒株出现比例较低,发生比例在10%-15%,高致病性出现比例较高,NADC30样毒株呈现日益增多等。

蓝耳病发生对猪场的损失影响惨重,近年欧美各国开展了很多调研,发现每头母猪大约损失400-700元人民币,平均1头肥猪大约是40-140元人民币。虽然中国尚未系统计算蓝耳病所致的损失,但照上推算,平均每头上市肥猪的损失大约在30-80元之间。

猪场面对这些困扰,如何能高效控制蓝耳病?唐万勇老师讲到,目前,对猪蓝耳病的防控策略没有标准答案,药物选择是其中一个重要选项。通过生产实践证实,替米考星和泰万菌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均能够稳定蓝耳病,泰万菌素以其安全性、特殊的药动学特性,将成为今后主流的兽用抗生素。

为了帮助客户更好的解决蓝耳病防控问题,回盛生物提出了蓝耳防控新选择,主要包括做好检测与评估、选择性免疫、药物控制和生物安全。不同猪场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案。对于大型规模化猪场,重点是后备猪和种猪群的稳定,关键措施在于检测、评估、药物。对于中小型猪场,重点是种猪群的稳定,关键措施在于管理方案、评估和药物。对于发病猪场和不稳定猪场,重点是阻断病毒循环,短期内要迅速降低病毒载荷,关键措施在于药物+疫苗+猪群管理。其中,免疫的原则是一个猪场只用一种疫苗,稳定后即停止免疫,发病前三周进行免疫。唐万勇老师还详细介绍了不同猪群的药物防控方案。

现场嘉宾积极提问

回盛生物一直坚持以“致力动保科技 提升生命质量”为使命,在不断提高和夯实自身研发能力,今年重磅推出“蓝耳防控新选择”——基于从猪场蓝耳状态评估、生物安全、免疫与药物使用的一整套贴近生产实际、历经多年验证的方案。我们相信该方案的实施,将会进一步助力整个养猪业战胜蓝耳,从而实现“天下无蓝”。

作为国内动保企业的代表之一,回盛生物秉承其“源于创新 成于合作”的研发理念,在猪病的诊断、检测、跟踪和防治上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,不断地推出全新的疾病防控理念和先进的诊断技术。未来,回盛生物还将继续走在防病、治病的技术前沿,践行“猪生病 找回盛”的品牌理念,为天下养猪人排忧解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