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几个关键点:
1.认知升级——出海不是复制,而是重建
在越南,GMP文件、产品注册流程,和国内都有差异,要学会尊重和理解当地的规则,不能完全照搬国内。
2.本地化是关键——人才、供应链、消费者习惯等都要落地
以前我们总是说把产品质量做好就行,但书里反复强调,出海必须尊重当地文化和消费者习惯。比如包装设计、文字语言、产品外观、售后服务方式等;人才重要性不言而喻,要想长期发展,人才必须本地化,在我的工作中,深刻体会到和越南同事的沟通、培训很重要,本地人才的成长决定了企业能不能扎根。
3.制度与执行并行
我在质量和生产管理过程中,发现必须建立清晰的 SOP 和双语对照文档,否则沟通容易出错,影响执行。
二、个人工作体会
1.外派到越南,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,而是沟通和文化差异。到越南来,首先要会学酒桌文化,经常“Một、Hai、Ba,yo”,才能更好的和大家打成一片;其次是语言的学习,除了加强自身学习,还要鼓励越南员工学习中文,共同进步;文化上,“4”在越南是吉祥数字,除了传统的春节、中秋节等,中元节、雄王节,祭拜土地神、灶神仪式感特别强,要尊重当地文化,并融入其中。
2.书里讲的“跨文化管理”,让我反思到:管理不仅是流程和制度,还要考虑员工的接受度和习惯。比如,越南员工普遍生活压力小,对加班比较抵触,当然也听说有些企业员工,上班磨洋工,靠加班挣加班费,结合企业自身,管理方式也需要调整。
3.在产品注册、清关、合规等环节,如果不了解当地法规,很容易走弯路,这也印证了书里提到的“市场调研和合规壁垒”是出海的第一步。
对于公司,出海不光是出去赚钱那么简单,而是“第二次创业”,又是一次从0到1的过程,越南市场虽然小,但潜力大,需要我们不断学习语言、文化、制度,企业才能深耕下去;对于个人,外派不仅是挑战,也是成长的机会。